“不试一试,就永远做不到喽。”
“竞争好大,不知道行不行。”
年初的一次小聚,我听到想考编制的朋友阿禾抱怨。
那天在场的除了我这样的小白,还有已经上岸的阿琦。
面对阿禾的丧气话,她先我一步开口安慰道:
“试试,说不定可以呢。”
一.
只是说来奇怪,阿琦已经上了岸,作为最有经验的人,她没有说应该怎样去备考,而是强调着“你可以的”。
我想起之前妈妈让我抽空教下初一的妹妹数学题。
当我喊妹妹做几道她认为最难的,也是期末考得分最少的解方程练习时,她却变得非常拖拉,三分钟内能掉两次笔,弯个腰捡笔还是0.8倍速的。
我因此去跟妈妈“告状”。
不认真怎么能行。
没想到妈妈却给我解释,妹妹的不认真源于她害怕会做错。
因为偏科严重的她数学已经拿了好几次倒一,试卷上的红圈圈红叉叉让她觉得自己学不会。
“你得鼓励她一下,告诉她,她可以的。”
当时妈妈给了我一套教育理念。
我也知道人都是需要被肯定的动物。
但我更想说的是,
可不可以做好这件事,别人说了是不算的。
我、阿琦、其它鼓励的所有人,说了都不算。
而更重要的是,
“你可以的”这几个字,
不是每个你需要它的时刻,都能出现。
二.
初三那会儿,我一直担忧自己中考的体育成绩。
不想被它拖后腿,偏偏我又是个“平时跑两下就得歇一会儿”的差劲玩家。
虽然每天都规规矩矩的完成学校安排的跑操训练,但我仍然觉得它是“把握不住”的。
回回800米跑小测试都倒数的人,竟然想要拿满分。
愧于自己现阶段和目标遥远的距离,在学校我没有提起过“想考满分”这件事。
也就没有人来语气温柔的跟我说“你一定可以”。
作为社会人的个人价值原本就有两个层面,你认为自己有价值和别人认为你有价值。
第一种是自己给自己的,不依赖他人的评价而建立的基准。
第二种是希望通过与我们有关联的他人的评价建立的基准,这是人的社会性的必然体现。
大部分人都属于第二种。
在别人说我可以之前,我是“不可以”的。
训练时在跑道上迈开腿前进,一边想象着自己得满分的模样,一边在给自己做心理建设,最后不是满分要怎样接受,考砸了要怎样接受。
三.
这并不是一个好的状态。
事实证明我习惯了保留力气,测试时也不会有突然的进步。
第一个学期结束的寒假,妈妈看着我一直不够好的测试成绩,给我设定了一个跑步训练计划。
离我家不到十分钟车程有一座山岭,可以选择沿着斜坡或者山岭上的楼梯和小道登顶。
那会儿每天早上八点左右,妈妈都会提着我的保温杯,带我去那座山岭跑步。
我沿着斜坡往上跑,她走旁边较近的楼梯和小道在下一个山腰等我。
见我中途喊累,妈妈会来一句:
“斜坡都能坚持,考试的平地肯定就没问题了。”
我也算乖,原本冷到要穿四件衣服就不愿出门的自己真的早起爬了大半个寒假的山。
后面正如妈妈所说,在斜坡上越来越能坚持,就不那么害怕平地的800米了。
一方面我提升了自己的能力,一方面我提升了自己的能力感。
能力感和能力是有差别的。
能力是客观指数,
但能力感是自己的主观感受。
简单来讲,我比之前更相信,我可以。
四.
但那年的体育中考,自己的状态,考试的天气都没那么理想。
人们其实不害怕努力。
人们害怕的,是努力后的不确定性。
不确定自己能不能做到,能不能做好。
这种害怕真的很容易让人迟疑,沮丧,甚至是自我贬低。
现在想想,或许考研上岸的朋友也明白,最难的是怎么克服内心的彷徨,所以才没有说那么多的备考经验,而是提醒对方:
“要记得你可以。”
可我们接下来更多的时间,其实不怎么会出现这样的一个人。
大家自顾不暇,于是只剩自己孤军奋战。
而这时,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能力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说来也很奇怪,明明自己才是最了解自己的人,怎么别人的认同反而更有力量呢。
才发现,靠外界评价体系成长的我们,并不擅长自己评价自己。我们对自己的能力边界不能说一无所知,但确实摇晃而不坚定。
希望下一次彷徨时,自己能有能力,跟自己说一声:
“你可以的。”